飛騰平臺的系統軟件棧
面向飛騰平臺的系統軟件棧分為兩層:底層是飛騰基礎固件層(Phytium BaseFirmware,PBF),上層是通用固件層。PBF 包含了所有與硬件緊密相關部分,由飛騰負責開發和維護,實現飛騰芯片初始化,并提供安全控制、可信引導、容錯、功耗管理、飛騰系統服務等運行時服務。傳統固件層由固件廠商(BIOS Vendor)負責研發、生產。
《Phytium Base Firmware 接口規范》
定義了飛騰系統軟件棧架構、飛騰基礎固件實現的運行時服務接口、飛騰自定義系統服務接口細節以及飛騰標志(logo)的固件使用規則。
《飛騰系統 ACPI 描述規范》
定義了飛騰平臺上的 ACPI 表使用規則、系統資源的 ACPI 描述規范,并以飛騰 FT-2000/4 處理器為例詳細描述了相關 ACPI 表的實現細節。
《FT-2000/4 系統參數配置表說明》
描述了在 FT-2000/4 平臺上的 PBF 實現的系統參數配置表,包括頻率、處理器核、PCIE 控制器、FLASH 等相關的配置參數。用戶可以通過配置相關參數,靈活定制對 FT-2000/4 處理器的參數配置。針對不同型號的飛騰處理器,PBF 實現的系統參數配置表可能會有不同。飛騰會針對具體的處理器型號,推出對應的系統參數配置表說明規范。比如,針對 FT-2000+/64 處理器,也將對應發布《FT-2000+/64 系統參數配置表說明》。
上述飛騰固件規范的發布,使相關廠商無需了解飛騰處理器的實現細節,即可進行飛騰平臺上的固件研發和適配,大大降低了開發工作難度,實現了飛騰平臺固件標準化。同時,通過這些標準規范,PBF 為上層提供了標準化的、靈活的運行時服務和配置參數,固件廠商可以通過上位機軟件、運行時調用等多種形式動態獲取系統資源描述,定制PBF功能,動態設置處理器功能、性能等相關配置參數,實現一個 PBF 版本兼容多種整機形態和應用場景,簡化了固件的版本管理。另外,因為相關飛騰固件規范與 ARM Server Ready、UEFI、ACPI 等業界國際標準規范兼容,定義了固件與操作系統之間的標準化接口,從而實現飛騰CPU固件與標準操作系統的兼容。
目前,飛騰固件規范已經在飛騰系統軟件伙伴中成功推廣,得到昆侖、百敖、天津麒麟等固件、操作系統廠商的支持,推動了飛騰平臺系統軟件生態的有序快速發展。
飛騰軟件生態策略
3 個固件規范文件
-
《Phytium Base Firmware 接口規范》
-
《飛騰系統 ACPI 描述規范》
-
《FT-2000/4 系統參數配置表說明》